Gift Menu
Phone 香港 +852 2713 3484 澳門 +853 6297 4415 WhatsApp WhatsApp email Web Enquiry newsletter 訂閱採購易通訊

響應世界海龜日:從了解海龜開始

2024-05-22 - Article ID: 7558

世界海龜日

在這個被塑膠的便利包圍的世界,我們往往忽略了大自然的生態,以及與我們共存的物種。不論是烏龜還是海龜。牠們的生存日益受到我們日常行為的威脅。在世界烏龜日、世界海龜日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思考一下,我們可以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每一個小小的舉動都可以對烏龜和海龜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

 

 

 

世界海龜日,世界烏龜日
 


世界烏龜日 | 世界海龜日




每年的5月23日是「世界烏龜日」(World Turtle Day),又稱「世界龜龜日」、「世界龜鱉日」。這個紀念日由 美國拯救烏龜組織(American Tortoise Rescue, ATR)於2000年創立。美國拯救烏龜組織成立於1990年,致力於保護所有種類的龜和陸龜,尤其是那些瀕臨滅絕的物種。組織的創始人 Susan Tellem 和 Marshall Thompson 希望通過設立一個特定的日子來專門關注和保護這些古老而珍貴的生物。


世界烏龜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們對龜類保護的認識。許多龜類因棲息地破壞、非法捕捉和貿易而面臨滅絕的威脅。通過各種活動和宣傳,促使更多人參與保護行動。該紀念日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契機,通過學校、動物園、自然保護區等場所的活動,向公眾特別是孩子們普及關於龜類的知識,如生態習性、面臨的威脅以及保護措施。


世界烏龜日也鼓勵個人和團體採取具體行動來保護龜類。這些行動包括參加保護項目、支持龜類保護組織、報告非法交易等。通過提高公眾的關注度,進一步促使政府和相關機構制定和執行更嚴格的保護法律和政策,確保龜類及其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在這一天,一些地方會舉辦關於龜類的講座和工作坊,向公眾介紹龜類的生態價值和保護方法。很多動物保護組織也會進行龜類救援和復健活動,並展示救援成果。


此外,除了每年的5月23日的世界烏龜日, 每年的6月16日也是「世界海龜日」(World Sea Turtle Day),一個專屬於海龜的日子,還是已故兩棲爬蟲動物學家海龜保育創辦人---阿奇·卡爾 ( Archie Carr ) 的生日。世界海龜日和世界烏龜日的目的同樣都是呼籲居民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垃圾不隨意丟棄、不破壞動物棲息地,喚起全球人民海龜保育的意識,帶動大家著重海龜復育、海洋保育。

 




海龜壽命
 


烏龜、海龜的壽命多長




烏龜、海龜以其長壽聞名,根據種類不同壽命可以長達 25、50、甚至 100 多年的時間。烏龜已經存在於世界上 2 億多年,即使恐龍滅絕後也堅強地活了下來,如今卻因為人類走私、寵物貿易、破壞棲息地、氣候變遷等影響正在快速消失。
 

 


影響壽命的因素-




棲息地


棲息地的質量和可用性對於牠們的生存和壽命非常重要。好的棲息地能提供食物,也可以作為避難所和繁殖場所。不過,現今的城市化、農業發展和污染都對烏龜、海龜的棲息地造成嚴重破壞。
 


氣候


氣候條件會影響牠們的活動、繁殖和食物來源。例如,寒冷的冬天會使許多陸龜進入冬眠狀態。
 


食物


均衡的飲食及穩定供應的食物資源,能確保牠們的正常發育和免疫力。不同物種有不同的飲食需求,包括植物、昆蟲、魚類和水生植物。
 


天敵


幼年的海龜和蛋特別容易受到捕食,而牠們天敵包括陸上的沙蟹、臭青公蛇及赤背松柏根蛇。成年海龜的主要天敵是鯊魚和人類,尤其是因為漁業活動和非法捕撈。
 


捕撈貿易


非法捕撈和貿易對野生龜類數量造成巨大壓力,特別是對於某些受威脅的物種。


 



台灣常見的海龜
 


台灣常見的5種海龜



全球僅存7種海龜,而台灣就有5種!台灣的海域多樣且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常見的五種海龜包括 : 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

 

 
  綠蠵龜 赤蠵龜 玳瑁 欖蠵龜 革龜
特徵 以其綠色脂肪得名,甲殼呈橄欖綠色或棕色,頭部較小且圓形 相對較大的頭部和強壯的顎部,甲殼呈紅棕色或橙色 鱗片狀甲殼,呈現出黃褐色和黑色的圖案。嘴巴形狀像鳥嘴 甲殼顏色為橄欖綠色,體型相對較小,甲殼呈心形 體型最大的海龜,甲殼無鱗片,而是呈革質的光滑表面。體色多為黑色或深藍色,並帶有白點
食性 以海藻和海草為主 雜食性,喜歡吃硬殼生物如螃蟹、貝類和海膽 以海綿、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 雜食性,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和一些水生植物為食 以水母為食,能潛至深海捕食
分布 澎湖、綠島、蘭嶼、墾丁 台灣東海岸,如花蓮、台東海域 澎湖、綠島、蘭嶼、墾丁 偶爾能在澎湖和綠島見到 東部外海,偶爾會在花蓮和蘭嶼被發現
繁殖 台灣南部,尤其是墾丁國家公園附近 台灣東海岸、澎湖 台灣南部,尤其是墾丁國家公園附近 台灣較少,澎湖有零星產卵記錄 台灣產卵的記錄極少,通常在其他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繁殖





 




世界海龜日
圖片取自「海洋委員會」


保護烏龜海龜活動



 

1. 海龜吸管事件



2015年,在哥斯達黎加海域發現,當時一隻橄欖蠵龜的鼻孔內嵌入了一根長達15公分的塑料吸管。這起事件由海洋生物學家Christine Figgener和她的團隊拍攝並上傳到網絡,迅速引起了全球關注,成為塑料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影響的生動證據。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研究團隊用一把鉗子慢慢地將吸管從海龜鼻孔中取出。這個過程歷時數分鐘,海龜表現出明顯的不適和痛苦。這段影片被上傳到YouTube,很快就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廣泛關注。人們對這隻海龜的遭遇感到震驚和同情,並開始認識到塑料污染的嚴重性。影片激發了關於塑料垃圾、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對海洋生態系統的討論和反思。

 
事件發生後,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重新審視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像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地陸續推出了限制或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法規。許多企業,如星巴克和麥當勞,也承諾減少或停止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轉而使用替代材料。各種環保組織和社區團體也積極參與海洋清潔活動,並推廣環保替代品。隨著人們對塑料污染問題的關注,許多創新企業開始研發可降解或可重複使用的吸管,如紙質吸管、不鏽鋼吸管、竹製吸管等。



 

2. 全台塑膠吸管禁令



海洋塑膠污染,已成為全球環境問題。一次性塑膠製品,特別是塑膠吸管,由於使用頻繁且難以回收,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全台塑膠吸管禁令」是台灣政府為減少塑膠污染、保護環境而推出的一項環保政策。目的在於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吸管,並鼓勵使用可重複使用或生物可降解的替代品。

 
台灣塑膠吸管禁令分階段實施,以確保順利過渡並給予業者和消費者足夠的適應時間。第一階段自2019年7月1日起,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醫療機構及大型零售業者(如超市和連鎖便利商店)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這些場所需提供可重複使用或環保材質的吸管,或鼓勵消費者直接使用杯蓋飲用。第二階段自2020年起,禁令擴大至餐飲業者,尤其是速食店、咖啡店和飲料店,這些業者需提供替代方案,如紙吸管、不鏽鋼吸管和竹吸管等。


 


3. 摸海龜罰款



由於海龜屬於瀕危物種,其保護受到高度重視。根據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和相關法規,擅自接觸、騷擾、捕捉或傷害海龜的行為是違法的,若造成海龜重傷或死亡,罰款額度可能會更高,甚至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台灣就曾發生過實際的例子,在熱門旅遊地點如綠島、蘭嶼等地,有時會有遊客因為好奇或拍照而擅自觸摸或騷擾海龜。一但被發現,當事人將面臨高額罰款。在保護區內,任何接觸海龜的行為都被禁止,巡邏員和保護區管理者會進行監督,若發現違規行為,會立即處罰。

 
為了更好地保護海龜,台灣政府和環保組織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海龜保護的認識和意識,在海龜出沒的地區設置警告標誌,提醒遊客不得接觸或騷擾海龜,並加強海灘和海域的巡邏和監控,確保海龜的棲息地不受人為干擾。



 

  1. 除了上述的三項保護行動,世界各地也常以各種方式響應這些專屬牠們的日子,包括 : 


    1. 穿著綠色海龜裝或綠色服裝來象徵支持保護海龜

  2. 2. 保護在高速公路上捕獲的龜鱉類

  3. 3. 進行海龜研究,並在野外進行教育宣導課程

    4. 環保團體會與地方政府和當地藝文團體合作,舉辦淨灘活動和環境教育,以引起民眾對海洋塑膠污染問題的關注


    為了對保護烏龜和海龜盡一份心力,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採取行動,例如 :


  4. 1. 減少使用塑膠材料,避免塑膠進入海洋

  5. 2. 提高自己與他人對海洋生物保護的認識和意識​

  6. 3. 清理海灘和其他海洋環境中的垃圾,減少對海洋生物的危害

    4. 支持海洋保護組織,提供資金和志工協助​


    5. 運用社群媒體串連,使用 #世界烏龜日 和 #WorldTurtleDay 分享保育資訊

    6. 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袋子、水瓶、杯子和食物容器,並自攜餐具,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

    7. 購買少包裝、可回收和可被分解的產品,並確實分類垃圾,將塑膠和其他可回收物品分類

 

 




客製化 環保餐具、環保購物袋




每個人都能通過日常小事,為保護這些珍貴的生物盡一份心力。我們的客製化環保餐具和購物袋,讓您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對環保的支持。多種客製化服務,擁有精美設計、專屬定制。環保餐具和購物袋不僅實用,還能是時尚與環保的完美結合,在減少塑膠污染的同時,展現您的個人風格。立即訂製專屬您的環保餐具和購物袋,從小改變,成就大不同,共同守護烏龜和海龜的家園!

以上部分資源、圖片取自網路或其他轉載,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常見問題 (FAQ)
海龜能在水下待15到30分鐘左右,進行覓食和其他活動。不過,休息時它們可以在水下待更長時間,最多達到數小時。
海龜的繁殖季節因種類和地理位置而異,但大多數海龜在溫暖的月份(通常是春季和夏季)繁殖。
幼年的海龜和蛋特別容易受到捕食,而牠們天敵包括陸上的沙蟹、臭青公蛇及赤背松柏根蛇。成年海龜的主要天敵是鯊魚和人類,尤其是因為漁業活動和非法捕撈。而海龜可以透過其堅硬的龜殼來防禦捕食者。此外,它們也能快速游泳以躲避威脅。
海龜具有出色的導航能力,可以依靠地磁場找到出生的海灘,這是它們產卵的地點。這種行為稱為「歸巢行為」。
海龜的飲食根據種類不同而有差異。綠蠵龜主要吃海草和海藻,玳瑁則喜歡吃海綿和軟體動物。大部分其他種類的海龜則是雜食性,吃魚類、甲殼類、和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
全球海龜僅剩7種種類,分別是革龜、綠蠵龜、赤蠵龜、欖蠵龜、玳瑁、肯式龜及平背海龜,其中就有6種瀕臨滅絕危機,而當中台灣也有的海龜就佔了5種 (革龜、綠蠵龜、赤蠵龜、欖蠵龜、玳瑁)。
烏龜和海龜以其長壽聞名,根據種類不同壽命可以長達25、50、甚至100多年。
世界烏龜日是每年的5月23日,世界海龜日是每年的6月16日。這兩個節日的主要目的同樣是提高人們對烏龜和海龜保護的認識,減少人類行為對它們生存的威脅,並促使更多人參與保護行動。

環保餐具套装

關於作者

作者
盧映萱

我是盧映萱,平常喜歡彈鋼琴,還有聽到愛歌就會想來個吉他不專業cover。我還是個很常出沒在排球場的排球狂熱者,天氣好的時候也會去溜溜滑板。我也很喜歡記錄旅遊的回憶,覺得在拍vlog或是剪影片的時候真的超級療癒的><

禮品知識